初夏时节,万物生长。美丽的直辖市重庆,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5月26日,全球首部全景反映三峡发展变迁的3D纪录电影《百年三峡》重庆观影活动在市水利局举行。
上午9点,由水利局机关党委组织安排的学党史——观看大型3D纪录电影《百年三峡》活动在四楼会议室举行。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丽娟、刘正平、卢峰、官学文,党组成员罗治洪等近百人观看了影片,并对影片给予了高度评价。不少观众被电影中的画面和故事深深打动,认为影片内容精彩、画面唯美、效果震撼,堪称大片!

观影结束时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党组成员罗治洪,代表重庆市水利局在对《百年三峡》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也介绍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

罗治洪说:“中央新影集团历时10年创作的大型纪录电影《百年三峡》,4月23日在三峡大坝播了一次,那是水利部和三峡集团公司组织观看的第一场内部观影会,除此之外,我们今天是第二次。对此,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杨导也是我们家乡的奉节人,拍摄三峡30年,他应该是拍摄三峡的第一人,刚才大家都看到了他的作品以后,站在百年梦想,国家梦想,民族梦想,来讲这段历史,很有力度。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在这里展现,特别是在整个片子中,我们移民的全部工作,水资源的保护利用、防汛、发电、航运、生态保护、地灾治理以及我们大量移民外迁的工作都在里面展示了,让我们感觉看了以后真实而有力。另外,看完以后我感觉这个片子有温度,娓娓道来讲的是真实的、我们认识的、很亲切的一些移民的故事,我们亲历的一些故事,因此非常感人,非常亲切。我们三峡移民工作和三峡工程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今天开播的《百年三峡》给我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通过这个片子真的感受到了三峡之新、三峡之变和三峡之美;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了整个三峡的历史,也回顾了整个三峡移民的工作。整个观影过程我们都是一直怀着一种感动、感恩的这种心态。在回想起我们工作的同时 ,也看到我们今后的任务仍然艰巨。我们三峡移民文化的打造,三峡后续工作还没完成,移民安稳致富仍然任重道远,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我们以百年党建主题加强党史学习,同时也要开展这种爱国主义红色基因的传承教育,把我们这种红色基因利用好,传承发扬好。

影片的效果,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影者,重庆市水利局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余棋林说:“看了《百年三峡》大型纪录片很感动,我们将最美好的青春也献给了三峡。纪录片反映了我们库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库区人民过上了美好的生活。我也确实发自由衷地感慨和感动,也谢谢纪录片给我们真实宝贵的回忆。”

重庆市水利局总规划师黄道辉,观看完该片后感叹:“首先,这个影片给我的感觉是震撼的。特别是一些历史的资料能够再现,包括对原来三峡淹没前的一些资料再现给我们,感觉确实很震撼。有历史、有现在、有憧憬。再就是讲述外迁移民搬家的过程让我回想起过去,回想过去搬迁过程中的艰辛,移民故土难离的心态,非常感人。我感觉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我想有机会我一定要将这部作品珍藏起来,作为一个最好的资料留存下来,将来我们退休后,还可以慢慢去看,慢慢去回忆和品味,并永远传承下去。”

重庆市水利局水生态建设与河长制工作处处长吴大伦认为:“《百年三峡》,心怀国之大者。这个理念应该说是《百年三峡》这部纪录片的特点和立意。该片全面记录了我们三峡和三峡工程的百年历程,波澜壮阔、荡气回肠。作为水利工作者,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和三峡库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以后我们在工作中,将努力工作,有更多扎实的举措来保护好我们的长江母亲河,使母亲河青春不老。”

百年追梦,盛世梦圆。从1918年上世纪孙中山先生提出兴建三峡的构想到2020年三峡建成并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历史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大型纪录片《百年三峡》全面回顾和展示了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三峡工程兴建以来三峡库区和沿江经济的新变化、新发展、新气象,客观反映了新时代三峡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的综合效益,真实记录了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搬迁过程中的感人事迹。
作为国家电影局建党100周年献礼片的候选影片,《百年三峡》不仅是对三峡工程这个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追逐百年梦想事迹的讴歌,更是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深情礼赞。


2011年6月24日,原国务院三峡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央新影集团联合摄制的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中国三峡》,作为建党90周年的献礼片,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9位党和国家领导一同出席观看影片,该片在中央电视台七个频道陆续播出后,好评如潮。获得中国电影最高奖“华表奖”,并被中央外宣办和国家广电总局翻译成7国文字,推荐到50多个国家播出。同时,该片被列为“十八大”代表的特殊礼物,并被5个国家博物馆和联合国收藏。
2011年,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中国三峡》播出后,为配合国家对三峡工程进行整体竣工验收,全景式反映三峡工程运行状态、综合效益、三峡库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新成就、新变化、新发展,让世界看到一个更美的新三峡,客观的三峡,发展的三峡。全面展示三峡工程建设的辉煌成就,科学、客观地回应社会对三峡工程的关切,生动展示三峡工程带给三峡地区的新风貌、新景观、新气象,以此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和强大凝聚力;同时为三峡工程这个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追逐了近百年的“世纪梦想”划上一个句号,将这项人类水利史上最辉煌的成就留存于历史,传承于未来。 2013年,经原国务院三峡办党组研究并提交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通过;决定在2011年联合隆重推出了大型纪录电影《中国三峡》的基础上,仍由原国务院三峡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和中央新影集团联合摄制一部大型超高清纪录片和一部3D纪录电影《新三峡》,项目总导演仍由《中国三峡》总导演杨书华担纲。经过近10年的精心策划、调研、创作和打磨,最终完成了大型3D纪录电影《百年三峡》和七集超高清纪录片《新三峡》,今年,将陆续面向国际、国内进行播放和展映。
在故事中体味发展与变化,在求证中感受科学与辉煌!这是《新三峡》和《百年三峡》的价值取向,也是其艺术追求。其中七集纪录片分别从坝、水、山、人、景、城、梦七个方面,全景式反映三峡工程运行状态、综合效益、三峡库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新成就、新变化、新发展。3D纪录电影以国际化的风格和立体影像效果来展示新三峡的“新、变、美”。该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影像工程。
《新三峡》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党和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得到了国务院三峡办和三峡集团领导的关心、指导和支持。许多热衷于三峡工程的老领导、老专家,很期盼三峡工程整体竣工之时,能够有一部面向国际,客观记录和展示“三峡之新、三峡之变、三峡之美”的影像作品,来反映三峡近100年的辉煌历程和中国几代人追梦、逐梦和圆梦的艰辛。2015年10月20日,国务院原总理,全国人大原委员长李鹏同志亲切接见了剧组主创人员,了解和关心了《新三峡》项目的创作情况,并对这两部作品充满了期待。

《新三峡》经过长达8年多的拍摄、制作、修改和打磨。3D纪录电影是目前中国第一部国产3D纪录电影,也是第一部由3位世界级电影大师加盟共同打造的3D纪录电影。为了打造精品力作,剧组邀请了美国3D之父《阿凡达》的视效总监恰克·康米斯基 ;获得获奥斯卡奖,拍摄过《黄石公园》和《大峡谷》的美国导演凯斯·梅林;《钓鱼岛真相》导演克里斯蒂·里比等国际电影大师参与创作、指导并亲自到三峡采风体验,对该作品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2018年7月,国务院三峡办合并到水利部以后,水利部原雷鸣山副部长(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专门带领相关人员审看该片,对该片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七集纪录片和3D纪录电影经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片创作领导小组审看,受到领导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并为两部作品同时发放了《播放许可证》。同时,3D纪录电影经国家电影局审看后获得了“龙标”。专家评价,作品主题鲜明、构思巧妙、立意高远,结构新颖、内容精彩、情节感人。影片跳出三峡、纵观历史、放眼世界。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更有温度;用理性叙事和感人故事交叉演绎,在荡气回肠、触动灵魂的交响中,完美地表达了对三峡工程的讴歌与赞美。
该片成片小样已经获得了以下国际奖项:美国第51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最高奖“雷米金奖”、“最佳导演奖”和“评委会特别大奖”;2018国际先进动态影像“技术奖”,同时该片还获得了在美国迈阿密举办的第八届美洲国际电影节纪录片“特别奖”等奖项。《人民日报》驻联合国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并做了大篇幅报道。
2020年11月1日,三峡工程终于宣布整体竣工,介于当时处在疫情特殊时期,原定要隆重推出的《新三峡》没有如期安排播出。之后,水利部研究将《新三峡》项目作为建党100周年的献礼项目推出。2021年1月13、14日,水利部组织专家组再次审片后对该片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专家组长建议将3D纪录电影《新三峡》改为《百年三峡》作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片。
重庆高度重视该项目,重庆市委宣传部曾多次为该项目组织协调会,库区各区县都大力配合该项目的拍摄、调研和一系列跨媒体行动。2014年11月20日至26日,剧组邀请美国3D之父《阿凡达》的视效总监恰克·康米斯基 ;获得奥斯卡奖,拍摄过《黄石公园》和《大峡谷》的美国导演凯斯·梅林;《钓鱼岛真相》导演克里斯蒂·里比两位国际电影大师随总导演杨书华一行到三峡库区采风调研期间,重庆市新闻办还专门为此项目组织了一次新闻发布会。
2020年12月1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明清、副秘书长游贤勇等一行在中央新影国际传媒审片室,审看了大型纪录片及3D纪录电影《新三峡》。

李明清副市长在观看了《新三峡》之后,对纪录片的风格、内容和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同时,他还介绍了重庆市和整个三峡库区近几年的巨大发展和变化,期待剧组按照总书记对重庆的发展定位及重庆在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长江大保护、一带一路、成渝双城经济圈和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更多、更真实、客观地在影片中反映新重庆、新三峡的新发展和新变化。
2021年3月,两会期间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将《新三峡》剧本带到会场,逐字逐句审看后,对长江禁渔宣传口径提出了宝贵建议。同时同意将3D纪录电影《新三峡》改为《百年三峡》,时长调整延长为70分钟,作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片的建议。
为了将该项目打造一部对得起三峡工程,对得起时代,并能留存于历史的精品力作,剧组二十多年来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克服一切困难,一直跟踪、拍摄、纪录、见证国家重大工程,努力将《新三峡》和《百年三峡》打造成典藏之作,传世之作。
总导演杨书华是重庆奉节人,热衷于纪录宣传三峡已经30年。他表示:“在三峡工程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个重大历史环节我手中的镜头在跟随和纪录。这对于记录历史、见证历史来说,意味着在百年三峡变迁这样一个重大事件、重大工程和重大题材中,中央新影集团没有缺位。而对个人来说,生在三峡、长在三峡、纪录三峡、宣传三峡长达近三十年,能在中央新影的平台创作出《中国三峡》、《新三峡》、《百年三峡》这样一个完整的“三峡三部曲”,既是自己的梦想追求,也是一个纪录片人的使命所在。”

杨书华说:“时光不语,岁月留痕。纪录片的创作亦如国之重器的三峡工程,应经得起岁月的洗礼,人民的评判,历史的检验。我们期待纪录电影《百年三峡》和纪录片《新三峡》的播出与上映,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据悉这次观片活动结束后,剧组还将在重庆、湖北可取的主要移民区县和北京举办10至15次观影会,以此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成立100周年,展示百年三峡的沧桑巨变和巨大发展!